摘要:有認為受刑人在執行後仍短暫保有意識,或是執行當下即失去意識兩種說法,但並沒有辦法被驗證。 ...
過往已有學者張宜君撰文檢視同婚合法化的國家,發現這些國家的生育率並未如反同人士所言受影響。
當把中國問題挑明,話匣子打開後,夏納漢之後更明指出華為爭議核心就是信任問題:華為與中國政府太接近,中國的軍民融合政策,以及中國要求民間公司所取得的任何資料都必須與中國政府共享等,使得華為本身就是個巨大風險。這搞得整個會場從頭到尾在「大象現在是在愛愛還是在打架」的問題糾纏。
而且不僅中國不開心,中國不開心的舉動讓亞太周邊國家也跟著不舒服。如果認為維繫亞太安全對話本身就是目的,但結果卻因無法開展有效對話使得這個平台作用大失,今年的香格里拉會議大概就是個例證。代理防長夏納漢在演講也強調,美國的作為是捍衛一個以自由與開放價值為基礎的印太秩序。文:賴怡忠(讀錯書,入錯行,生錯時代的政治邊緣人) 由IISS在新加坡主辦的「香格里拉對話」,現在已經成為印太地區至關重要的防務安全論壇。李顯龍此舉固然對外喊話的味道甚濃,但也強調了東協在美中博弈時是無意選邊的。
感覺似乎被這個質問激怒的夏納漢提到,這次的演說有三大不同:第一是美國這次有非常清楚的資源挹注,過去是只有戰略,但這次包括投放資源以實踐這個戰略。因此如只讀美國防長的演說稿,在現場不會認為這是美國在針對中國。她笑著說:「現在很慶幸有踏出這一步。
第二個10年玩行銷,曾任台北愛樂電台行銷總監、《自由時報》行銷經理。政大新聞系畢業後,第一個10年做新聞採訪與編輯,擔任《聯合報》主編。」 50歲後,最怕每天過得像流水帳,日子大同小異,自己說得無力,別人也聽得無趣。「如今一個人活的壽命,可能都比公司久耶。
但如果有「故事」,生活就有亮點,朋友容易記得你,更樂意主動靠近你。她的第一青春,忙碌工作占據生活,常常一轉眼已天黑。
」與其戀棧位置,不如趁著自己還有體力創業,開啟自己的第二青春。這其實也呼應了她的主張:「人過中年,要當個有故事的人,才能成為一個吸引別人的發光體。我常覺得你一定要感謝當你站在懸崖時,把你推下去的那個人,不然你站在那,死也不敢下去。她靠的不是當今年輕網紅的即興,而是5年級生的努力與拚勁。
」 照顧罹患帕金森氏的媽媽,是預習老後最好的練習 也因為有了更多時間與高齡86歲的媽媽相處,洪雪珍對於「變老」這件事更有準備。」 Photo Credit: 洪雪珍提供 其實學生時代的洪雪珍極度害羞,連說話都得停頓一陣子才說出口 Photo Credit: 洪雪珍提供 如今卻為了斜槓教練的目標,不斷演練,強迫自己進步。洪雪珍在書裡分享了一些周遭的亮點朋友,有人一年到36所學校各跑步11公里、有人騎車拜訪台灣宗教百景,光是聽他們分享沿途發生的大小趣事,就讓人打從心裡崇拜佩服。文:陳怡如|攝影:日日寫真工作室 年過50,還能再次擁有第二青春嗎?對知名作家、職場達人洪雪珍來說,答案是肯定的。
今年洪雪珍把媽媽接過來一起住,在照護過程中也讓她學到了三件事。所以她建議年過50的朋友,為自己找一件有點難、又不會太難的事,主題最好有些特別,最重要的是能持之以恆完成它,為自己的人生不斷寫下新的篇章。
「我常跟先生說,現在的生活太棒了,每件事都可以自己安排,我的第二青春一定比第一青春快樂。它是想要再為自己活一次的意志,是胸膛滾燙的熱血,是翱翔天際的翅膀。
常常事前準備要把講稿寫好幾遍,多次演練。她說:「人生第一個青春,是上帝給的。當個有故事的人,讓自己成為發光體 雖然洪雪珍說的是逼自己成長的血淚史,但我們聽來卻津津有味,彷彿跟著她走了一趟中年的奇幻之旅。」 每三年訂一個目標 熟年後一定要為自己發明工作 洪雪珍的第一個青春,有豐富的工作歷練,每10年就轉換一次跑道。」現在她決定以自己的步伐,走向人生第二青春。今年開課後,還要錄製有料的上課影片,難度又升了一級。
2015年她開了Facebook粉絲專頁,在「作家」身分打勾,成了她第一個目標。堅持每天寫一篇文章,同時毛遂自薦,主動敲開各家媒體大門。
即使每天按表操課,但對她來說,已經多了不少自由運用的時間。所以中年不該是日暮黃昏,反而是擁有璀璨陽光之時。
看見年輕人的低薪與中年求職不易的難處,開發出一套系統方法,教大家如何運用自己的興趣與專業成為斜槓工作者,除了寫文章,還和管理顧問公司合作開課,目標是三年要教出100個成功的斜槓案例。」那種感覺,非常快樂滿足。
長期觀察職場的她,替自己發明的新工作是「斜槓教練」。第三個10年轉戰人力服務,在yes123求職網擔任副總經理。嘗試拍影片、做直播,欣賞自己的進步 新事業的確為她帶來的不小衝擊,最大的突破就是拍影片、做直播,「這真的是破天荒。」 她為了宣傳新書,她答應出版社要求,獻出直播處女秀。
鏡頭前的泰然自若,完全不是本性演出,但洪雪珍卻沒有因為年歲漸長,失去了學習和接受挑戰的熱情,「中年後呀,你必須要欣賞自己小小的進步。我以前絕對不會做,朋友們都覺得好不可思議,洪雪珍怎麼會講話。
「以前怎麼看夕陽,都是看月亮吧。「這對我來說轉變很大。
三年多前,媽媽得了帕金森氏症,行動力直線下降,在床上沒法翻身,也無法開冰箱吃東西。翻開她的每日行程,每天4點30分起床,開始寫作,5點30到8點30分練習英文,9點到10點直播,接著工作到下午4點,出門爬山兩小時,晚上9點準時就寢。
」她說,熟年後一定要替自己「發明」工作,持續發揮價值。看洪雪珍的文章,文筆流利、立論清晰,還以為她本人也像名嘴一樣,看到鏡頭就能滔滔不絕,沒想到她是極度害羞的人。現代人長壽,50歲不過是人生中點而已,卸下角色責任後,時間、金錢、體力俱足,比起年輕時更有條件實現心中所想。一切操之在己 雖說現在她是自由人,但還是過得很有紀律。
學生時代的她,不只是「文靜」,更是「沉默」,「一群人在一起時,一定要點名我才會講話。洪雪珍在她的新書《要獨立老,不要孤獨老》裡說到:「青春,不是生命中一段時光,而是一種心靈狀態。
耕耘三年後,已是人氣作家,在各大網站持續撰寫專欄,每年也都有新書問世。但我可能會有暫時失語症,大家看著我,等著我回答,但過5分鐘大家就放棄了。
我有34年的組織生活,現在反過來當自由業很不容易,對我來講是重新學習。現在開始第二青春,時間是自己的,她能陪伴媽媽、帶兒子出國旅行,明年開始還有三個新的生活目標要實現,她想學畫畫、找個國家Long Stay,還要培養一個運動技能。